1、 建设目标
1.1监控一体化
建立全方位立体监控网络,对水污染源、气污染源、放射源、机动车、水环境、大气环境、噪声、环境保护监测监管等进行全面监控,实现天地空监控一体化智能监控管理平台。
1.2资源共享化
对跨区域、跨行业及跨平台的环境质量、环境安全和环境风险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科学评价,能通过模型和评价体系解决重点城市、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。
1.3决策智能化
随时了解实时的环境质量状况,对某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预报,同时针对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落实限批、停产、关停等环境经济手段。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,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。
2、建设原则
(一)充分利旧,减少重复
本着“成本节约、重复利用”的原则,本项目充分依托生态环境局现有的基础设施,项目建设考虑与内外部系统的关系,避免建设冲突。
(二)问题导向、改善优先
利于大数据分析技术,及时查找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,利用发现问题涉及的环境要素、因子实现逆向反查,利用智能识别技术理脉络、找环节、查节点,识别问题梗阻点,依据管理权限及职责分工,将问题推送到相应的部门,为持续改善丽江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及时、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依据。
(三)架构统一、灵活扩展
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,大力推进各项标准的贯彻落实,系统设计要符合结构化、模块化、标准化要求,做到链接通畅,保障系统的完整性和灵活性,利于实现有效集成和扩展需要。
(四)实用先进、高效可靠
结合环保行业信息化现状和经验,采用先进、成熟、主流的技术,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,保证系统的开发性和兼容性、使系统具有较长生命周期。
(五)集约建设、避免浪费
依托现有硬件的建设,进行资源分配和管理,避免重复建设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(六)面向服务、深化应用
立足环境信息为经济建设、为决策管理、为公众、为企业服务的理念,以服务促应用,以应用促发展,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丽江市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,扩大服务范围,丰富服务内容,创新服务方式,提高服务质量,提升服务能力。
3、总体系统架构